8月12日上午,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省关工委副主任马在学一行赴武汉市新洲区调研暑假“爱心托管班”工作。
马在学来到新洲区邾城街章林社区“爱心托管班”,详细了解“五老”送课情况,现场聆听授课内容,与孩子们亲密互动。期间与武汉市关工委一道,为参加托管班的儿童送上爱心礼包,看望慰问部分“五老”代表,并实地察看新洲区关工委办公场所。
在座谈会上,武汉市委老干部局二级巡视员、市关工委副主任丁汉君,新洲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海军,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戴国春分别介绍了武汉市及新洲区“爱心托管班”工作开展情况。
马在学指出,武汉市、新洲区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参与“爱心托管班”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格局高,各级党委、政府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领导重视、工作布置、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较大支持。二是力量强,市、区、街道、社区“五老”广泛参与,在职与退休两方面优势相结合,凝聚起办好“爱心托管班”的工作合力。三是措施实,在课程设置中把讲历史英烈故事和学现代航天精神结合起来,把教传统手艺和培养文化自信结合起来,把托管班课堂和社区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四是效果好,既让孩子们假期过得安全充实,也帮助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解决了孩子看管难题,受到家长孩子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马在学强调,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对本年度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各地要一以贯之推进落地落实。下一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指示精神,发挥好“党建带关建”的政治优势、关工委系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优势和“五老”群体的资源优势,围绕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进一步助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探索暑期“爱心托管班”等有效形式,进一步推动“产业育人”助力乡村振兴。
省关工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史正明参加活动。据悉,新洲区“爱心托管班”覆盖全区12个街镇,设托管点16个共26个班,最大班额50人。从7月12日开始,96名“五老”分两批向“爱心托管班”送课,包括地方党史教育课、文化艺术熏陶课、动手实践能力课、安全科普拓展课、心理健康疏导课等内容,截至目前已送课728课时,受益少年儿童超28000人次。